遭4家“真央企”聯合打假,國恒基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恒基業”)究竟有何來頭?
4月8日,中核匯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匯能”)發布聲明稱,近期,發現有不法分子通過偽造相關材料等方式注冊為中核匯能下屬子公司,并可能存在以中核匯能下屬子公司名義開展不法活動的情形,并直指假冒企業為國恒基業。
中核匯能是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而據記者梳理,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投集團”)及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調基金”)近期均發布相關聲明,對國恒基業進行了“打假”。
國恒基業為何“謊冒”央企、國企子公司?從目前公開信息來看,國恒基業涉及違反哪些法律條款,將會承擔何種責任?4月12日,央廣網記者按照國恒基業注冊地址進行了走訪,發現其大門緊閉,在記者所在時間段內未見有人進出。
誰的國恒基業?
工商資料顯示,國恒基業成立于2023年1月30日,注冊資本為6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張奔,公司現住所為北京市朝陽區望京園401號樓34層3905。公司經營范圍較廣,包括企業總部管理、會議及展覽服務、版權代理、商標代理、廣告發布、農業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等。
張奔是誰?公開資料顯示,張奔目前在3家企業擔任法定代表人,在7家企業擔任高管。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國恒基業,張奔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兩家公司,注冊資本均在50萬元(含)以下。這兩家公司中,北京佳桐科技有限公司曾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于2018年1月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后于2019年10月移出。
另外記者也留意到,國恒基業曾用名為北京國恒基業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曾為王文號。
而公開信息顯示,2023年4月4日,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更名為國恒基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為張奔,同時原股東北京國恒基業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退出,新增6家央企股東,包括中國華油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農發重點建設基金有限公司,以及上述國家電投集團、中核匯能、國家能源集團、國調基金。6家公司各出資1000萬元,持有16.67%股份。
然而,距此次工商變更時間沒多久,4月8日以來,中核匯能、國調基金、國家電投集團、國家能源集團四家央企相繼發布“打假”聲明。如中核匯能表示,經核實,國恒基業與中核匯能無任何隸屬或股權關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資、合作、業務等關系,其一切行為均與中核匯能無關。請社會各界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風險,如發現其違法犯罪行為,請盡快到公安機關報案,并可通過官網公示聯系方式與中核匯能聯系或進行舉報。截至發稿,中國華油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農發重點建設基金有限公司暫未公開發聲。
為了尋找這家“假央企”,按照其工商信息中登記的住所,4月12日,央廣網記者來到了北京市朝陽區望京園401號樓進行了走訪。時值工作日,記者發現,在記者所在時間段內,其登記地址房門緊閉,多次敲門未有人應答,且未見有人進出。
國恒基業工商信息中登記住所
央廣網記者宓迪/攝
工商資料造假動因何在?
在此次“假央企”事件背后,許多人關心,為什么會出現工商資料造假的情況?
“一些私人企業假冒央企、國企,目的是為了增強自身市場信用,獲取交易對方信任,從而在獲取信息、簽訂合同、索取價款時獲得一些優勢。這種行為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應當予以懲戒?!?nbsp;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德怡律師對記者分析。
“對于一些不法分子而言,還可能利用冒牌央企名義,從事形形色色的欺詐交易,甚至將相關公司包裝出來用于詐騙犯罪?!?nbsp;王德怡認為。
目前,對企業工商登記的審核流程是怎樣的?王玉臣對記者表示,一般而言,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會在政府網站、登記服務窗口等地公開登記需要的材料清單和文書格式樣本,企業據此向登記部門申請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并且提供相關材料,登記部門在收到申請材料后會進行形式審查,根據材料提供的形式與內容是否符合要求,進行當場登記、補正后登記等。
“而在企業進行登記的過程中,造假主要是對申請所需的材料造假,例如偽造申請書、營業執照、公章等,提供虛假材料,隱瞞真實情況進行工商登記?!蓖跤癯寂袛?。
記者關注到,公開信息顯示,國務院國資委長期以來對打擊假冒國企高度重視。2021年和2022年已兩次對“假央企”和“偽國企”進行集中公示。
2021年10月,26家中央企業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對外公告了353戶假冒國企名單。2022年9月,國務院國資委網站發布了第二批假冒中央企業名單。
造假企業將會承擔何種責任?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事件中,根據目前的公開信息,國恒基業未經真實央國企同意而偽造變造材料將央國企公司登記為公司股東,涉及違反哪些法律條款,又將會承擔何種責任?
王玉臣對記者表示,偽造變造登記材料等本身屬于違法行為,公司法、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都有相關規定,而根據其具體的違法事實與違法行為的嚴重程度,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如在行政責任方面,根據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等相關規定,提交虛假材料、采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市場主體登記的行為,根據嚴重程度可能面臨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行政處罰?!蓖跤癯颊f。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德怡律師對記者分析,根據公司法有關規定,對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的公司,主管部門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偽造變造材料將央國企公司登記為公司股東,涉嫌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如果還有其他情節的,可能涉嫌詐騙罪,應當被追究刑事責任。
王德怡提醒,無論是央企還是私企,關鍵是看這些公司有沒有履約的實力,在簽訂、履行合同時務必仔細考察對方身份。如果對方是假冒央企,更要提高警惕,產生交易損失時應當及時采取司法途徑維權。
此次“假央企”事件是否會有更多內幕揭開?監管部門是否將進一步跟進?記者將持續關注事件進展。
來源:央廣網,轉載請注明出處
“和潤商城”:多種收益玩法如何解讀?拉人頭,多層級代理模式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升級是一個大趨勢,精神產品將...(739 )人閱讀時間:2023-04-13異業甄選:刺激消費分享拿積分?四級代理模式如何解讀?
近年來綠色消費在社會各界共同關注下日益成為主流,這既有政策法...(565 )人閱讀時間:2023-04-13云大澤“收益翻倍、注冊送股權”如此宣傳的強大背景背后到底有何
隨著經濟進步、時代發展,人民生活愈加美好,對于健康的觀念也在...(956 )人閱讀時間:2023-04-13起底“假央企”國恒基業:注冊地址工作日緊閉無人
遭4家“真央企”聯合打假,國恒基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631 )人閱讀時間:2023-04-13